塑造循環未來:V Cycle 如何透過回收為本地拾荒長者提供援助

Create Circular Future: How V Cycle Empowers Hong Kong’s Seniors Through Recycling

每日產生超過 5,000 噸廢物(玻璃、金屬、紙張和塑膠),其中只有2%會在本地回收和轉化,其餘都被送往超載的堆填區。據統計顯示,香港的老年人口有130萬,但不幸的是, 有超過58萬長者仍生活在貧困之中。 對於一些人來說,這種艱苦的處境導致他們儘管年事已高,且工資回報很低,但仍需繼續努力工作,所以他們常常成為拾荒者和執拾紙皮。

目睹這些環境及社會問題,Eric Swinton 在 2017 年決定尋找解決方案,創立V Cycle以旨在幫助社區的老年工作者為目的。在本期的專家訪談中,我們一起了解香港本地環保社企V Cycle的故事,如何透過回收讓老年工作者恢復活力及改善他們的生活。

通過有效的回收達至良善循環

V Cycle不僅僅是到企業及學校收集和回收塑料、紙張、金屬、玻璃和電子垃圾,更為貧困的拾荒長者提供就業機會,為他們帶來穩定的收入且安全的工作環境,賦予他們重大的意義和貢獻,而不是他們過去所認知的當拾荒者時所需要面對的未知知數。

V Cycle是如何運作的?與一些願意支持收集、回收,以老年工作者為本的零售商、品牌、企業及其他團體建立合作夥伴關係。 當可回收物到達 V Cycle的工場時,積極主動且一絲不苟的銀髮族,就會根據每種材料、類型和未來可被回收的,對它們進行分門別類。 妥善分類後,回收的廢物將被送往香港本地合作的回收商及加工商,廢物最終會獲得新的生命和使命,成為新產品。V Cycle還致力於建設企業自身的設備,進行實驗和工程將材料變形,例如利用回收物製作成眼鏡框、眼鏡盒、凳子、户外用品等。

Hong Kong Seniors Sort Recycling At V Cycle
 
Sorting at V Cycle
Scott Edwards Sustainable Design Lead at V Cycle
Scott Edwards 是 V Cycle 的可持續設計主管,他向我們展示了回收的塑膠如何透過粉碎、升級再造和壓縮,將其轉化為彩色板。
 
 
Hong Kong Free Press Interview in 2018 
Hong Kong Fress Press 在 2018 年的一次報導中,記錄了拾荒老人往回收站之前,推著滿載的手推車在街頭收集紙皮。圖片來源:Isaac Lawrence/AFP
 

 Logitech Hong Kong teamed up with V Cycle to start a recycling program

最近 Logitech 香港分公司與 V Cycle 合作啟動一項回收計劃。 現時在 V Cycle 工作的長者,已經從收集紙皮轉變為將鍵盤或鼠標分離,獲得了工作機會和新技能。圖片來源: V Cycle Facebook
 

 

讓回收創造透明度的循環經濟

許多人都想知道回收物何去何從。V Cycle深徹理解這憂慮,因此旨在創造透明度更高的循環經濟模式,獲得人們的信任及支持。 IWS Waste Management 旗下的綠色未來環保新材料(RGF)與 V Cycle合作,將回收的廢塑膠通過篩選、粉碎、高溫清洗、熔解和造粒,以製造出高質量的顆粒。 例如,聚苯乙烯 (PS) 用於生產發泡膠或一次性膠杯子,它們非常易碎,若嘗試將其裂開,便會留下顯而易見的白線。 在 RGF 可以將 PS 造粒,摻和並製成高強度的 PS (HIPS),可用於製造具有更高價值的耐用眼鏡框。

IWS Recycling Facility in Hong Kong
RGF 在香港的工廠進行廢塑膠回收和工程再生塑膠粒。圖片來源: Integrated Waste Solutions Group Holdings Limited

 

回收的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(rPET) 通常被製成服裝布料,但在洗滌過程中釋放出微塑膠使人憂慮,因此 V Cycle 利用回收的 PET 來製作不需常常清洗的產品,抑或只需用布擦乾的產品,例如手提袋和雨傘。

Foldable tote bag and umbrella made of recycled plastic containers
這款可折疊手提袋分別是由Chocoolate屈臣氏蒸餾水V Cycle將 10 個塑膠瓶生產成一個手提袋。另外,這把雨傘則為與 IPSA Hong Kong的最新項目,將近8000個塑膠容器改造成550把升級再造雨傘。圖片來源:V Cycle Facebook & Shiseido Group Instagram

 

至於某些塑膠和玻璃,V Cycle 的工廠亦配備了機器將其打成碎片或砂粒,然後送到Eco Bricks,以製造成色彩繽紛及可持續的混凝土鋪路磚塊。

Shredded Plastics and Glasses at V Cycle
Eco Bricks in Gold Coast Piazza Hong Kong
這是 Eco Bricks 最近在香港黃金海岸商場的一個項目,超過 5.4 噸塑膠被回收並轉化為這些可持續的磚塊。圖片來源:Eco Bricks

 

教育與社會透明度

教育可以激發人們作出正面的改變並提高認識。V Cycle在辦公室、學校和不同的機構內實施廢物管理和回收計劃,除了可以提高人們對塑膠污染的認識之外,亦可以培養成負責任的回收和減少廢物的行為。

V Cycle organized educational workshop with Young Living Hong Kong

V Cycle 與 世界知名精油品牌 Young Living展開長期合作,提供回收解決方案,從回收物生產為可持續產品,亦舉辦環保工作坊,讓家長及小朋友一同參與正確的回收程序。圖片來源:Young Living Facebook

V Cycle co-creates the recycling program with multiple brands

V Cycle 與 Kiehl’sLUSHYoung LivingL’OrealWatsons等多個品牌及企業共同創建回收計劃。圖片來源:V Cycle Facebook, V Cycle Official Website

Watsons Water and Kiehl's Recycling Programs with V Cycle

V Cycle 為 屈臣氏蒸餾水 和 Kiehl's 等品牌提供可回收的解決方案,通過其自動售貨機和零售店的收集點來收集塑膠瓶。圖片來源: V Cycle

重塑香港製造,延續影響力

在 50 年代至 60 年代,香港曾是製造業樞紐,但在 90 年代大規模轉移到國內以降低生產成本。V Cycle目的就是通過重建“ReMade In Hong Kong”將製造業帶回香港。以擴大生產規模為目標,期望在香港其他五個地區複制這一模式,賦予長者力量並延續這正面的影響力。

Eric Swinton, founder of V Cycle shares his vision and goals
Eric Swinton 分享他對於V Cycle的願景和目標,致力創造一個透明的循環經濟體系,為環境及社會帶來雙重效益,並在未來幾年內延續及持續發揮影響力。
 
Hong Kong used to be the export center, photo soucred from Hong Kong Memory
 

香港曾是亞洲製成品的出口中心,當時工人們在工廠內縫紉中。圖片來源:Hong Kong Memory

 

解決迫切的環境問題是一大重點,但賦予老年人自立能力亦具有價值。 V Cycle向我們展示了以強烈的使命感來經營社會企業的可能性,釋放長者的智慧和經驗引導出巨大才能,並在塑造更加循環的經濟中發揮重要角色。 我們每一個人都可以成為領航者,如果你也相信V Cycle的理念,可以一起支持他們的回收項目,並在他們的網站上登記成為義工,就讓我們成為改變者,共同為我們的社區賦予力量!

 


較早前的文章